草不黄杂包儿说74:《蜀道行纪类编》之“遗珠”
蜀道“行纪”之类,清人王士禛云:“汉唐已来,志于常氏(璩),赋于左氏(思),传于陈氏(寿)、勾氏(延庆),记于谯氏(周)、韦氏(庄),图于宋氏(巨),诗于杜氏(甫),堂哉皇哉!后有作者,可以槖笔而退矣。至述征之作,则韦庄(《蜀程记》)、李用和(《游蜀记》)辈不
蜀道“行纪”之类,清人王士禛云:“汉唐已来,志于常氏(璩),赋于左氏(思),传于陈氏(寿)、勾氏(延庆),记于谯氏(周)、韦氏(庄),图于宋氏(巨),诗于杜氏(甫),堂哉皇哉!后有作者,可以槖笔而退矣。至述征之作,则韦庄(《蜀程记》)、李用和(《游蜀记》)辈不
电话语音播报声响起:“G85金沙江大桥的结构整体风险状态由极低风险(绿色)升级为高风险(橙色),建议按二级(橙色)预警启动应急预案。具体管养指引:【应急演练】受地震影响,本桥梁端纵向位移超三级阈值,经核实,该桥可能存在较大的墩梁相对移位,建议封闭交通,及时核查
“留家财不如留家风,说得真好,现在网络就需要这样正能量的表达。”“这才是该上热搜的价值观!”“家风才是真正的传家宝!”……日前,广元市朝天区纪委监委报送的《留家财不如留家风》获评“正能量澎湃大流量——首届四川正能量网络精品颁奖活动”之“网络正能量文字”精品。这
诗人黎阳上世纪七十年代出生于东北的松嫩平原,黑龙江讷河县,成年后在天津打拼过十年后来到成都定居生活已有十多年。从讷河到天津再到成都,地理意义层面的位移,也带给他诗歌创作的丰富素材。
5月19日,由省作协创研室和成都时代出版社联合主办的诗集《蜀道》首发式在成都举行。该诗集入选省作协2024年度重点作品扶持项目,吸引了众多文学界人士参与。首发式由四川省作家协会副秘书长、《星星》诗刊副主编童剑主持。
诗人黎阳上世纪七十年代出生于东北的松嫩平原,黑龙江讷河县,成年后在天津打拼过十年后来到成都定居生活已有十多年。从讷河到天津再到成都,地理意义层面的位移,也带给他诗歌创作的丰富素材。
5月19日下午,四川省作家协会2024年度重点扶持作品、诗人黎阳的诗集《蜀道》由成都时代出版社正式推出。这部300页的作品以独特的“车牌编码”结构和“在地化”书写,为地域文化表达提供了新的文学视角。
5月16日下午,第五届蜀道文化全国征文大赛颁奖典礼在广元市剑阁县举行。此次征文大赛以“漫步古蜀道·品味翠云廊”为主题,旨在通过用文字的力量,深入挖掘和展现蜀道文化的独特魅力与深厚底蕴。
2025年,随着川青铁路的全线贯通,中国西部交通版图迎来历史性重构。这条横跨川青两省、串联高原与平原的“钢铁天路”,不仅以“超级电梯”之势跨越2600米海拔落差,更以“绿色通道”之姿破解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平衡难题,成为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。作为国家“八纵八
蜀道之难,曾让李白笔下“难于上青天”的喟叹穿越千年;而今日的川青铁路,却以蜿蜒的铁轨为笔,在巴山蜀水间书写着新时代的“上青天”传奇。5月13日,“发现最美铁路”主题活动启程,30余名媒体人踏上这条“四色川青”之路,用镜头与文字丈量钢铁动脉的温度,解码一条铁路如
今年5·18国际博物馆日以“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”为主题,探讨博物馆如何在全球变革中重塑角色,连接历史与未来。值此之际,本期读书版特推荐两本佳作:《蜀道十讲》以蜀道为轴,串联起军事、文化、艺术的多维历史,展现古道如何成为沟通南北的“活态博物馆”。而《博物